给小吴:从实践下手去学编程

【来信】

贺老师您好! 
  我是大二电气系的一名学生,涉及到C/C++课程。因为学校是全英文授课,所以前面半学期C语言学的浑浑噩噩。下学期开学学习c++,害怕会重蹈覆辙。可是现在却不知如何下手去学习。还烦请贺老师您给予宝贵的意见。您叫我小吴就好了!~ 

【回信】

小吴,你好: 

  由于你给我的信息太少,我只好猜你的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我接触的程序设计初学者中,往往就是实践环节做不下去,导致了看书、听讲枯燥乏味,学习始终在与直接经验毫无关联的情境下痛苦地进行。所以,我开出的药方,就是设法让实践开展起来,标准是,你积累了多少行的代码。
  现在正处在寒假。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可以自主安排的宝贵时间,严格意义上讲,称作为“学术休假”,正好借此补一补前面学的,以及为后续学习做些准备。鉴于你的情况,就推荐你参考我刚刚实施过的教学方案(见《C++程序设计课程主页-2014级》),开展你的实践性学习。现在已经有的材料,从语言和程序设计技术角度,与C语言没有太大差异(最大差别是输入输出,C用scanf、prinft,C++用cin、cout),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实践方案。你可以用你熟悉的C写这些程序,也可以用你即将要学的C++写,这是让你能够有体验的资源。
  期望看到你的实践成果,最好,也像我的学生,开通博客,让“代码积累看得见”,你会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另外,学校全英文授课让你感到吃力,这不是坏事。一个年轻人,最宝贵的就是看到差距,这是让你进步最大化的机会,只不过是需要你更努力罢了。建议你假期将用过的教材好好看一遍,无论对英语水平,还是编程水平,都会有提高。当然,学习是不限于教材的,大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仅依赖于一本教材。如果需要,同步地看上另外的一本或多本其他教材。
  就说这么多,祝你通过假期的努力,下学期能做到毫不费力。

【回音】       

贺老师您好!
  非常非常感谢您的耐心答复,我也是在网上搜寻了很多很多才找到您,昨日也进入到您计算机系141 145班级的群和网络博客交流学习平台。因为缺乏大环境造成的迷茫使得我无从下手,直到看到您在博客上共享的学习方案,所以我想借此能够开始我的计算机学习之路。

  至于我的详细信息,很抱歉昨天没有和您讲清楚,我是(某985高校中外合作的大学)大学一名大二电气自动化学生,根据学校制度后两年我是要选择去英国继续学习。全英教育加上电气专业中计算机只是小课程,所占的比重也使得自己在分配上出现如今后果。与老师交流障碍和与同学互动不多(关键还是自主性和实践能力差)所以对于C学习倍感吃力。虽然是小课,但是我知道计算机对于一个工科学生的重要性很大,所以希望假期能够好好规划一下下学期即将学习的C++!
  在此再次感谢您的回复和您宝贵的意见。我一定会坚持完成您的课程要求。如果有不明白或遇到问题,还望贺老师您指点与责教!

【回信】

小吴,你好:
  你回信中道出了你可能是更根本的问题。要知道,上中学、上大学,我们往往注重是来求知识的。然而,借助着这些知识,真能够满足一个人今后几十年的职业发展,以及一辈子幸福生活的要求吗?在这个变化速度加快的年代,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任何的大学,都不能给予大学生这些东西,让他一劳永逸。现在的大学有问题,问题就在于,没有拿出办法,去帮助经过应试教育折磨之后的年轻人学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而放在你个人,不要再将罪过归于大环境,那会让你很受伤地,很舒服地,享受着用不着自己改变的麻木。20岁上下,就是要在“不知道、不确定”的迷茫中前行的,这可以是阻碍你们前行的障碍,同时又是让你们成就万般可能的机会。大学是一个需要全面成长的时期,除了学知识,你需要学会与你的老师,你的同学的进行交流,进而,这种交流能力会成为成就你事业和幸福的重要保证。要学会,很简单,需要行动,主动地靠近他们。你所享受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其中给出的小班的条件,全英的教学,这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里的学生无论如何都不敢像的。
  需要你走起来,一切将会光明。
  欢迎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将你的问题提交到QQ群中,会有热心的同学及时给出意见,这种方式,可能比直接找我要更及时。

 

=================== 迂者 贺利坚 CSDN博客专栏=================
|== 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 专栏文章的分类目录(不定期更新) ==|
|== C++ 课堂在线专栏  贺利坚课程教学链接(分课程年级) ==|
|== 我写的书——《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的正能量》    ==|
===== 为IT菜鸟起飞铺跑道,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和激情的大学 =====

               


时间: 2023-01-14

给小吴:从实践下手去学编程的相关文章

姑娘,咱们一起去学编程吧

提到"程序员"这个词,马上进入我们脑海的是一个戴黑框眼镜,穿格子衬衫的......男生.其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程序员的印象都是如此,女程序员都是稀有物种.现在 Facebook 的 COO Sheryl Sandberg 和她的Lean in(向前一步)项目希望改变这个现状,她们启动了CS&E(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分会,帮助在职的.在读的 CS&E 女性建立联系,互相提供咨询和帮助. 项目的合作伙伴有 Facebook

编辑记者等注定被机器人淘汰?我们可以去学编程

现在也许是放弃从事新闻工作.成为机器学习程序员的时候了.这似乎是个符合逻辑的举动,与"如果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的理念不谋而合.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过成千上万的专栏文章讨论人们担心机器人抢走他们的工作.现在看来,唯一可保安全的工作就是为机器人编程. 这份工作的薪酬也很吸引人,机器学习专家的薪酬是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中最高的.程序员在线社区Stack Overflow统计显示,在美国,机器学习专家的平均年薪超过10万美元.在英国和法国,这些人的薪酬同样比开发者和数据科学家更高. 机

小吴分享快速增加有效外链秘籍

广大站长朋友们都应该很清楚,网站的权重主要靠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链,一个是内容,两者可谓是同等重要,网站的内容是原创的话是非常受搜索引擎欢迎的.小吴在这里主要介绍外链方面的,内容的写作技巧,小吴下次再跟大伙分享.网站的外链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友情链接,一个外部链接.我们在换友情链接的时候需要考虑对方的权重是否高,快照是否新,pr几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我想也不需要小吴多多强调了.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外部链接来做介绍,怎样才能快速增加外链呢?且由小吴娓娓道来. 一.独立博客留言 现在拥有独立博客

小吴浅谈独立博客优化之道

现在的独立博客还是非常流行的,很多站长圈内的朋友们都有自己的独立博客,只不过有的有名气,而有的则是一些很普通的草根,就是笔者一样.我们建立独立博客无非就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经验分享.学习交流.但是如果做区域性的seo,如合肥seo,往往就是一种比较,与同行的较量,或者说是看看自己的实力,很多朋友说,做区域性的seo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难度不大,但是如果真正的让你们做起来,你们是否会做得很好呢?这一点谁能保证呢?废话不多说了.下面就来谈谈独立博客的优化之道吧. 独立博客怎样做优化呢?有些朋友曾经

微信小程序第一手实践分享

本文讲的是微信小程序第一手实践分享,今天是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的第一天,从小程序公布.内测到今天,市面上对于小程序众说纷纭,小程序的到来给我们(微信开发)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又多了一种推广渠道吗?又或者是真的像外界说的那样它将取代APP?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个人对小程序的理解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如何理解小程序 张小龙是基于他对未来服务场景--所见即所得的信息交互过程提出的小程序,他认为微信新形式的服务不应当只是停留在原有公众号订阅.推送的基础上:而应当更类似于APP支持一些扩展开发的能力但

网页数据-想获取网页的一些数据,我应该怎么做呢?或者说我应该去学什么?

问题描述 想获取网页的一些数据,我应该怎么做呢?或者说我应该去学什么? 目标:在某网页上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再点一些按钮,就可以看到数据.我想做个自动化脚本,可以自动获取到这些数据保存下来. 条件:该网页由Tomcat搭建,我可以操作到这台机器:我会一些VBScript,自动保存没问题,只是不知道怎么获取数据:我会一点PHP,知道一点网页传递数据的原理: 解决方案 一点就是还不会,多学习实践一下 解决方案二: 发送http请求,然后接收返回的网页数据,再分析这些数据,以后保存.这东西叫爬虫.我

我想去学java,北京java培训机构那家好点呀?

问题描述 我现在大学毕业了,想去学java,但是又不知道去那学习,我想找一个学习时间短点了.

2017 年要去学的 3 个 CSS 新属性

本文讲的是2017 年要去学的 3 个 CSS 新属性, 1. 特性查询(Feature Queries) 不久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特性查询的文章 -- <一个我十分期待的CSS特性 - the one CSS feature I really want>.如今果然出现了.除了 IE浏览器之外,所有主流浏览器(包括 Opera Mini)均已支持特性查询. 特性查询采用 @supports 规则,它使得我们可以将 CSS 代码包裹一个条件块中.只有当浏览器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支持某

学编程要重视交流——写给一位有疑惑的好学生

这是一封读着让我别有感觉的一封信.他在C++方面看的书比我多,他学习C++的历程也值得效仿,但他的学习方式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我不得不避开具体的C++的问题,建议他在交流(与人.与书.与网络)方面有所改变,同时也建议他在实践上立刻行动起来.如果能有直接的体验,这些问题对他而言本来并不应该成为问题. [学生来信] 贺老师: 您好! 自己在找东西的时候看到了您的博客,之前我也有一样的困惑,但是从没有去问过任何一位师兄,师姐,或者是老师,实际上,我是觉得他们不够格(也许这样说可能有点偏激吧),但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