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层交换技术的综合应用

  多层交换在网管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这里我们给大家讲解一下网管中多层交换技术的综合应用,让大家对此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多层交换(MLS:Multilayer Switching)为Catalyst 5000系列LAN交换提供高性能的第三层交换。多层交换技术利用高级的针对具体应用程序的集成电路交换硬件在子网间交换IP数据包,并使用标准的路由协议被用来确定路由(涉及OSPF、EIGRP、RIP等路由协议)。

通过多层交换技术基于硬件的第三层交换技术可以解脱路由器在共享媒体网络技术上转发“单点传送IP”数据包而增加的工作负荷。每当在两个主机之间存在一个部分或完全的交换路径时,数据包将转由第三层交换功能转发。而那些不具备到达他们目的地的部分或者完全交换路径的数据包,则仍然使用路由器来实现转发。此外,多层交换同时也提供数据流统计功能,并把这种功能作为其交换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统计信息被用来识别数据流特征,可用于网络管理、计划和故障排除操作。

功能优势

多层交换技术具有许多区别于其他网管技术的鲜明特征,因此在应用于网管用途时,也有着其独具的优势。

透明性:无需修改端点系统以及对子网重新编号,它能与DHCP协同工作,也无需新的路由协议。

快速收敛:利用这项功能,用户可以借助硬件协助对于信息流的条目执行失效操作,以回应路由失灵和路由拓扑结构的变化。

恢复能力:提供HSRP的优点,但是不需要附加配置。利用这一功能特征,当主路由器脱机后可以将交换透明地切换到热备路由器,这就消除了在网络上单点失灵的问题。

记账功能和数据流管理:利用这一功能,用户可以查看数据流的交换情况,这将有助于排除故障,进行数据流管理和执行集中账号功能。

网络设置更为简化:利用这一功能,可使用户的网络加速,但又保留现已存在的子网结构。利用这一功能,使得在企业内的网络设计中,不用再考虑第三层网络段的数目。

工作组间的快速连接性:通过Intranet和多媒体应用程序,满足对工作组间对于连接性的更高性能要求。通过菜单多层交换技术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获取交换和路由两方面的好处。

访问服务器群的媒体速度:利用这一功能,用户不需要将多个VLAN的服务器集中管理也能获得直接连接。通过逐个以信息流为基础而提供安全性,用户可以控制对服务器的存取,可以基于子网编号和传输层应用程序端口过滤数据流,而不会对第三层的交换性能而产生不利影响。

时间: 2024-05-19 19:33:24

关于多层交换技术的综合应用的相关文章

多层交换技术让路由器变得“聪明”起来

多年以来,传统路由器的处理速度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增长,但仍不足以跟上强大应用的脚步. 例如,它们现在每秒钟可以转发将近100万个数据包.但考虑一个每秒钟能够发送1,488,000个数据包(pps),同时以1,488,000pps的速度接收数据包的千兆以太网接口,2千兆以太网端口就能够轻易使系统过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多层交换机/路由器以线速转发数据包,并且,交换ASIC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在,允许整个系统高效地输送流量. 这些新交换机/路由器使用一种新的网络设计和管理模式.在实现线速转发的今天,阻塞点

什么是多层交换技术

多层交换 最初听到第三层交换这个词时不免已有一些费解,接踵而来的第四层交换.第七层交换等概念更是让人费思量.其实严格说来,交换意味着源与目的地址之间的连接,在第二层以上的任何技术都不能说是交换技术.负载均衡一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第四层交换一词,正像应用认知一词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第七层交换一样.但是,恐怕第三层交换一词将永远这样称呼下去了. 当然,说法只是说法,关键是认识到这些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上所带来的益处,所以,本文仍沿用"第几层交换"这种叫法. 第三层交换 第三层交换技术也称为

多层交换技术的发展走势

目前,以太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网络应用的各个角落,其优势在于应用多年.为用户所熟悉.业务指配时间短.以太网是一种成熟的标准化技术,互换互操作性好,具有广泛的软硬件支持,成本低.在以太网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极进公司认为,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以太网交换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在第三层交换技术走向成熟的基础上,第四到第七层交换技术也开始逐步被接受,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了应用. 第三层交换技术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并可以通过智能化带宽控制技术来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极进网络的第三层交换技术,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路

多层交换技术发展动向

目前,以太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网络应用的各个角落,其优势在于应用多年.为用户所熟悉.业务指配时间短.以太网是一种成熟的标准化技术,互换互操作性好,具有广泛的软硬件支持,成本低.在以太网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极进公司认为,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以太网交换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在第三层交换技术走向成熟的基础上,第四到第七层交换技术也开始逐步被接受,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了应用. 第三层交换技术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并可以通过智能化带宽控制技术来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极进网络的第三层交换技术,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路

LAN多层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发展

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网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桥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LAN网中共享式以太网越来越少.人们对于网络的要求导致了新一代网络的诞生和发展,其中交换技术 可以说是新的网络时代的核心.交换技术具备强大的寻址能力和出色的稳定性,为需要高带宽的应用程序提供了解决办法,同时也解决了网络智能化问题,它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的发展.毫无疑问,LAN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并在今天广泛的流行起来. LAN交换技术概述 在LAN网中使用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减少网络的阻塞,同时,交换技

多层交换的一个综合实验

要求: 北京总部: 1.核心层(Core1和Core2)与汇聚层(Cds-1,Cds-2,Cds-3和Cds-4)使用ospf路由协议 2.核心层Core1和Core2之间做链路捆绑,汇聚层Cds-1和Cds-2之间做链路捆绑,Cds-3和Cds-4之间做链路捆绑 3.核心层的Core1和Core2做HSRP,达到网络的高可用性 4.汇聚层的交换机作为根桥,且配置负载均衡 5.北京总部和上海分公司的PC通过DHCP server动态获取ip地址 6.北京总部和上海分公司各个部门(C1vlan20

奔向“塔尖”的交换技术

多层交换技术必将带动网络的发展,作为未来网络的一个核心技术,也会为用户未来多种应用的可扩展解决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交换技术从简单的电路交换发展到二层交换,从二层交换又逐渐发展到今天较成熟的三层交换也不过几年的时间. 而紧跟这第三层交换之后,第四层交换.第七层交换等概念更是接踵而至,交换技术的发展已经跑到了"塔尖"(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计算机网络加速度式的迅猛发展势头,实在快得令人吃惊. 三层交换让数据包高速转发 二层交换技术从网桥发展到VLAN(虚拟局域网),

多层交换实现的4个步骤

MLS(MultiLayer Switching,多层交换)为交换机提供基于硬件的第三层高性能交换.它采用先进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交换部件完成子网间的IP包交换,可以大大减轻路由器在处理数据包时所引起的过高系统开销. MLS是一种用硬件处理包交换和重写帧头,从而提高IP路由性能的技术.Cisco多层交换技术支持所有传统路由协议,而原来由路由器完成的帧转发和重写功能现在已经由交换机的硬件完成.MLS将传统路由器的包交换功能迁移到第三层交换机上.当然,这首先要求交换的路径必须存在. MLS由以

标签交换技术在全光互联网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其次阐述了传统电域交换技术在光域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基于标签交换的全光互联网解决方案: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基于标签光突发交换LOBS.全光标签分组交换OLPS. 关键词: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基于标签光突发交换LOBS.全光标签分组交换OLPS 1.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 传统的IP网络是"尽力而为"的,在流量和网络带宽管理上功能很弱,往往导致网络发生拥塞,很难满足对时延.抖动和传输质量有特别要求的应用(如语音和视频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