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给你一个更智能的世界

近年来,"软件定义"之风在IT业界越刮越猛,从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存储(SDS)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各种产品和技术纷纷贴上"软件定义"标签,甚至有人提出"软件定义世界"、"一切皆软件","软件定义"俨然成为最先进技术的代名词。

面对不断升温中的"软件定义"热,我们该如何理解其精髓,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如何从传统的硬件定义世界演进到软件定义的新世界?日前至顶网记者独家专访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院长、助理教授、博导徐葳老师,就"软件定义"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更智能、更灵活、更便宜

在徐葳看来"软件定义"之风并非平地而起,而是因为"软件定义"本身的先进性,是用户需求的推动,它的流行带有必然性。"因为与硬件相比,软件更灵活,更容易创新,也更智能、更便宜。"徐葳表示。

徐葳认为软件定义大潮的最初兴起与SDN不无关系。"早期的网络设备都是专用硬件,比如硬件的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成本高也不灵活,而且很容易被厂商绑定。后来就有人提出SDN了这个想法,Openflow就是这个想法下的产物。"

因为SDN提倡控制与转发的分离,打破了厂商对网络硬件的垄断,从而给网络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再加上当时虚拟化特别火,而虚拟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SDN借着这个势头很快就火起来了,然后软件定义迅速蔓延到计算、存储到整个数据中心。

如果要深究"软件定义"热的根源,徐葳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软件比硬件容易开发,容易创新。"从硬件变成软件,发展就快了,价格就低了,功能就多了。这可能会带来数据中心的技术从节能、效率、性能、容量等多方面创新,尤其是基础架构的智能运维。"徐葳介绍说,他们就与百度合作通过软件控制,能在同样供电容量的数据中心中多摆放17%的机器。"这种好的软件方案多了,大家必然要从过去又贵又难用的硬件方案转移到软件定义的方案。"

其次,硬件发展很快,性能越来越强大,为软件定义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为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硬件性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快速推出能用且便宜的解决方案,而软件定义正好符合这个趋势。

第三,现在很多计算任务都靠加速卡完成的,比如深度学习就用到GPU就会很慢。这些加速卡耗电且贵、体积又大,不可能每个机器上一个。而管理好这些异构的资源,需要利用软件定义计算的方法。

第四,软件定义可以与开源软件结合,从而推动创新。因为利用软件定义,传统没能力做系统的厂商也可以用开源软件做硬件了,这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比如,在没有软件定义网络之前,网络领域就很少有新公司出现,而现在新公司出现频率大增。

"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一台交换机、一个防火墙或者一个IDS就是一台标准的x86服务器,其中的英特尔通用处理器就可以实现专用ASIC芯片的功能。而以前的网络设备需要专用的ASIA芯片,研发成本很高,客观上阻碍了创新。"徐葳说。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软件定义大潮中,英特尔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不仅提出了SDI这样的理念和方法论,还联合VMware等合作伙伴大力推动软件定义在数据中心内部的落地。

软件定义需要硬件支持

因为"软件定义"具有很多明显的好处,因此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关注,并开始逐步落地。于此同时,有很多项目也借助软件定义大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OCP(开放计算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风头正劲的OCP是Facebook于2011年发起的开源硬件组织,其开源了包括数据中心、定制服务器在内的一系列硬件设计,短短4、5年时间就吸引了包括Google、苹果公司、微软等200多家企业加入。

对于OCP徐葳的理解显然要比大多数人认识更深入些。OCP基金会在全球认证很多符合OCP标准的数据中心,目前徐葳所负责的数据中心是中国唯一获得OCP认证。徐葳认为OCP与软件定义是一对好搭档。因为在通往软件定义之路的过程中,设计出适合做软件定义的硬件解决方案是最重要的,而这就是现在OCP做的事情。

"OCP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它注定会与跟软件定义绑在一起的。OCP希望通过开源硬件的设计来提升数据中心硬件的发展速度,降低整体的硬件成本,增强硬件的可管理性。"徐葳介绍说,OCP造就了一批白牌硬件设备,无论是服务器、交换机还是存储设备。但是白牌硬件厂商一直都不擅长做软件,所以单独去买控制软件就是唯一一条路。这就给软件定义创造出一个市场。

另外,OCP倡导的是整机架部署,而且推行的都是超融合架构,磁盘分散在各个机器内部,这样在机架层面进行资源的调配也比较容易,这也给软件定义提供了更大的优化空间。同时白牌机器便宜,给做软件定义的企业留了一些利润空间。所以OCP对于软件定义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软件定义落地是长期过程

应该说,目前软件定义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正在逐步落地。但是徐葳认为,软件定义的成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在软件定义之路还面临不少拦路虎。

第一,人的技能。传统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管、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等都有着比较严格的界定和不同的知识结构,工作很少有交叉。而现在,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希望网络管理员能编写SDN程序、存储管理员理解Ceph里的复杂配置选项,而做到并不容易。

第二,硬件。现在的软件定义基本上是一种屌丝设计,即按照现有的硬件功能来设计软件,而不是真正的软件定义。例如Openflow设计那么复杂,与兼容Broadcom的芯片有关;Ceph设计得那么庞杂,也与要兼容各种服务器硬件有关(有盘多也有盘少的,有SSD的也有没有的,有网速快的也有网速慢的)。种种硬件给软件设计带来了很大麻烦,解决这个问题的除了在定制化硬件,未来在软件定义大潮下这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第三,可靠性和长尾延迟。现在数据中心内考虑不光是可靠性的问题,还有长尾延迟的问题,因为目前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之中很多采取Reactive的策略,就是发生了事件之后硬件不知道就去问软件控制器。这样的策略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长尾延迟。未来软件定义的架构必须要解决这种问题。

"目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计算、内存和存储、乃至整个IT基础设施正在变成软件定义的,未来肯定会更多。而随着软件定义越来越普及,它很可能将成为硬件提供的标准功能了,就像现在的BIOS,到那时或许就没有软件定义这种说法了。"徐葳总结说。

原文发布时间为: 2016年6月6日

本文作者:邹大斌

时间: 2024-05-18 07:44:58

软件定义:给你一个更智能的世界的相关文章

IBM张红卫:给安全免疫系统安装一个更智能的大脑

[51CTO.com原创稿件]采访IBM大中华区信息安全技术总监张红卫一开始并不顺利,记者给她的邮箱先试着发了一封采访邮件,但是很快她就回复自己在国外参加一个会议,暂时没法接受采访.几天后,当记者觉得这次采访可能要泡汤的时候,又收到她的一封邮件,干脆利落三个字:已回国.记者想那就赶紧约时间采访吧,刚在邮件里敲定好时间,记者又接到她打来的一通电话,再次确认一下时间.声音和邮件风格一样,干脆爽快,绝不拖泥带水. 见面之后,记者暗赞:声如其人. 让客户信赖一个IT女性, 我需要十分钟 张红卫的工作中有

更“冷”的2018——更智能的冷却系统

时间如梭,无论你相信与否,一年过半,我们已经来到了2017的下半年,各大企业.组织都对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项目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数据中心的发展由于未来数据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也随着需求的变化日益增长.比如,日益增加的工作负载是与不断推出的大量应用程序相关. 未来,新技术将直接影响数据中心整体架构,容量以及交付战略. 云技术,移动性以及可穿戴技术所有这些技术产生的数据,用户都可以接入数据中心进行访问. 最新的思科全球云索引报告显示了数据中心.云利用率的增长速度.

社会化阅读是否将带来更好的世界

史蒂芬先生是纽约大学媒体文化研究领域的副教授.在他生命将逝之时,史蒂芬先生认为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我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你应该做的就是坐下好好地写一本书,但是当我走进书店并开始打算写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做不来" 因此,他决定做旨在展望未来的实验."未来一本书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什么时候他不再只是两页纸的结合或者只是在纸上的文字?" 他晚年的研究项目现在仍在运行,叫做"打开乌托邦",这是一款完全免费的在线版本的托马斯莫尔的'

科技圈下一个风口 智能家居不容错过

会学习无人车目标锁定"零事故" 如今,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具备学习能力,能够感知.推理并采取行动,以适应真实的世界.无人驾驶汽车能够从数百万辆汽车的数据和经验中学习,从而最终实现零事故.更安全的道路.更令人愉悦的出行.百度无人车去年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大放异彩,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可以准确地辨识红绿灯.超车.换道等等. 今年CES上,一辆崭新的宝马BMW i8汽车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当乘客进入到驾驶舱,只需戴上微软HoloLens头戴式显示器,眼前便会呈现关于行驶数据.交通和天气状况以

杨元庆: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万物智能”的时代

6月10日,整个中国还都沉浸在高考的余热里.而此时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联想的掌门人杨元庆也在经历着很可能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在硅谷,联想以"全球科技创新大会"的名义,高调宣布:我们要在高端智能手机产业市场上来真的了!有媒体用"全程飙英文"来形容杨元庆的硅谷演讲.其实,穿着格子衬衫.米色棉布休闲裤的杨元庆的英文并不那么地道,带着浓浓的中国口音,以至于他在演讲里抖出的几个小包袱,最先发出笑声的都是台下的中国观众--也许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直击英特尔IDF16:加速万物智能互联世界到来

4月13,IDF16在深圳拉开了序幕.这已经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年在这里举行,和过去一样,IDF16大会依然是一场技术盛宴:有机器人.VR等各种炫酷的黑科技,也有服务器芯片这些传统高科技,还有对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话题的探讨,让人眼花缭乱.而种种展示背后不无透射出英特尔正致力带给我们的一个"万物智能互联"的新世界. "技术在不断地演变,计算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计算变得无处不在,进入我们的衣服.汽车和家里."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的大会演讲表示,世界正在向万物智

一个趋于零的世界

信息化时代已经达到顶峰,或者即将成为过去.当下在进行的是,物质世界的数据化进程.衔接人工时代与智能时代的最重要环节--构建计算机能理解的世界. 也就是说,将现实世界通过数据化的描述以及物联网的接入,将我们所在的生活环境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467.html">知识体系以及一系列物质全部转化为数据模型. 当物质世界完成数据化构建与解读,那么,亲,欢迎进入智能时代. 何谓数据化描述 ? 将现实的世界的某些特点进行数据整理收集/某些世

使存储虚拟化更智能的五种方法

 存储虚拟化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主流技术,如何在你部署虚拟化项目之前避免常规陷阱,找到解决之道.本文就列出了5个你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Gartner最近的调查显示,如果你是一名IT经理,机会是你已经计划部署虚拟化存储.近乎1/4不少于500名员工的厂商已经配置了存储虚拟化产品,其余55%则计划在未来的2年内实现它. 存储虚拟化是一种不同与实际物理存储的抽象化表述服务器和存储应用的概念,典型的集合多重储存装置,并将他们通过一个管理控制台进行管理. 这项技术快速在企业中风靡起来有如下理由:在许多情况下

一个充满传感器的世界将会如何改变我们

本文作者格申·多布伦 & 约瑟夫·A·帕拉迪索 译者龚南葳 来源中国网 一个充满传感器的世界将会如何改变我们所见.所闻.所思和生活的方式?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你试着数数,现在有多少传感器围绕在你身边.你的计算机上有摄像头和微型麦克风,智能手机中有 GPS 传感器和陀螺仪,健身追踪器中有加速计--如果你在一个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上班,或住在新装修的房子里,传感器会不断探测你的行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传感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所不在,这是因为它们也遵循摩尔定律:传感器一直在变得更小.更便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