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hammer RAM 攻击已延伸至闪存

本文讲的是 Rowhammer RAM 攻击已延伸至闪存,IBM的科学家将谷歌发现的DRAM位翻转攻击方法Rowhammer应用到了MLC NAND闪存上。

谷歌Project Zero在2015年发现了Rowhammer,他们演示了页表项RAM位翻转可让攻击者入侵Linux系统。

因为该漏洞不是通过找寻开发者失误,而是通过攻击内存来入侵操作系统,即便仅适用于没有纠错保护(例如新型RAM中的错误检查和纠正)的有限存储类型,其能力也是十分强大的。

自 Project Zero 的初始结果发布之后,科学家们还探索了其他方式或其他受害者。例如,2016年Rowhammer就演变成了一种安卓root攻击。

本周Usenix在温哥华举办的W00T17大会上,IBM苏黎世研究所的一组科学家阐述了 MLC NAND 闪存Rowhammer攻击,并打算进行实际演示。

听起来很恐怖吧?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这是个本地而非远程攻击,而且研究员们将攻击限制在了文件系统级别,而不是对整个系统。

坏消息是,NAND Rowhammer 对精确性的要求比前代要小:最初的谷歌研究通过翻转单个比特位起效,而现在攻击者可从MLC NAND闪存漏洞获得的攻击基础,则是粗粒度的破坏。

换句话说,他们较弱的攻击基础,仍然足以发起本地提权攻击。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要达到这一步,从闪存芯片到操作系统的每层防护都必须突破掉:

芯片上存储单元间的干扰保护;
闪存控制器上用来提升设备可靠性的干扰及错误纠正代码;
SSD控制器上为让攻击者难以预测内存分配而设的损耗均衡及区块布局算法;
缓存和错误检测之类需绕过的文件系统防护措施。
只有层层突破到这种程度,攻击者才能最终拿出他们的攻击载荷

在按4 KB块大小格式化的Linux ext3文件系统中,一个可以创建100GB大小文件的攻击者,有99.7%的概率进行成功的漏洞利用。

Linux中让该攻击可行的特性就是索引节点(inode),它存储了对象数据的属性和对该攻击非常重要的磁盘块位置数据的特殊数据结构。

当某文件大小超过12块时,内核文件系统驱动就会去写一个间接块,而这种写操作对于攻击者而言非常易于计时和触发的。
尽管研究员们只走到了本地漏洞利用这一步,但他们也指出,利用浏览器中JavaScript一类的东西,远程攻击也是可行的。

因为浏览器确实允许文件系统读写操作,尽管这是间接的。通过Web内容本地缓存、cookies,或者使用HTML5存储API,将该攻击方法扩展成远程攻击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指出,最佳防御,就是用dm-crypt一类的东西进行磁盘加密。

时间: 2024-05-21 14:57:05

Rowhammer RAM 攻击已延伸至闪存的相关文章

全闪存存储时代 NVMe到底是什么?

在最近几年,介质发展突飞猛进,容量和性能都在持续快速提升,各大介质厂商都推出了高性能的NVMe SSD,几乎全球所有的存储大厂都在大力研发基于NVMe的新一代存储产品,一时间NVMe成了存储行业最热门的词汇. NVMe为闪存而生 NVMe是什么?它的全称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种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输规范,NVMe规范由包含100多家公司在内的工作小组所制定.认识了NVMe之后,我们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优势,一个字总结,那就是"快".形象的来说,NV

数据中心改造迫在眉睫,全闪存存储没你寸步难行

   [51CTO.com原创稿件]当前,数据中心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急剧膨胀的管理和维护费用,仍稳居企业IT成本的首位.调查数据显示, 60%以上的企业被数据中心庞大的功耗.严峻的散热和高昂的电费以及日益复杂的管理维护问题所困扰,中国IT能源消耗占全国每年政府能源消耗的50%,数据中心能耗占到到IT总开销的40%.因此,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能源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数据中心正面临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严峻挑战,构建节能型的绿色数据中心受到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和IT厂商的关注.

NAND闪存攻击可毁掉固态硬盘数据

本文讲的是NAND闪存攻击可毁掉固态硬盘数据,固态硬盘(SSD)无力对抗Rowhammer类型的攻击,可遭遇数据破坏和闪存寿命缩短.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破坏SSD上数据的方法,令人回想起针对RAM的Rowhammer攻击. 专家警告:该攻击攻克了确保SSD数据写入完整性的可靠措施. 本月初发布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写道:"当闪存存储单元被编程时,高电压被应用到该单元上.由于闪存单元间寄生电容耦合十分贴近,闪存单元编程动作便会导致单元间的相互干扰,给邻近单元引入错误." 为降低这种已知缺

东芝已与SK海力士在闪存代工方面达成合作关系

东芝公司将可能与SK海力士在闪存代工业务方面达成合作关系,此即意味着其与西部数据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恐已走到尽头. 近期,西部数据与东芝之间有关闪存业务代工厂谈判的更多细节已浮出水面. 今年,东芝方面正在四日市建设Fab 6以增加其3D NAND芯片产量,因此在东芝公司的下一财年中,3D NAND的芯片产量预计将达到四日市芯片总量的90%.东芝表示Fab 6是由该公司独立投资所建,但西部数据公司认为其与东芝方面的合资条款显示其能够亦有权参与该项投资,故而就此向法院申请强制介入. 据<日经亚洲评论>

闪存已是磁盘驱动器2倍 主流厂商何去何从?

闪存行业的产品出货收入规模已经是磁盘驱动器的2倍还多.趋势表明,逐渐萎缩的磁盘驱动器行业将挤压三大驱动器制造商,而希捷也无法逃脱. 存储行业分析师Aaron Rakers在的表格中罗列了供应商数据,他认为闪存行业收入年增长率为55%,而磁盘驱动器业务一年缩水了5%. 磁盘驱动器出货量仍然在上涨,主要集中在高容量企业级驱动器和近线磁盘等,但是收入却在下滑,容量和收入整体在增长.据悉,2017年第二季度总共有9580万部磁盘驱动器出货,环比与同比均减少了3%.Rakers把季度出货数据画成图表,显示

东芝宣布NAND闪存晶圆厂新厂房Fab 5已正式开工建设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据国外媒体报道,东芝和SanDisk今日宣布了一项新的合资协议:在日本四日市建立先进的NAND闪存芯片工厂.目前,市场对NAND Flash芯片需求日益增加,此合资协议意在保持领先的出货量.该芯片能够储存音乐,照片和其它数字数据. 新工厂由东芝经营,SanDisk为生产设备提供部分资金.两家公司将分享该工厂的产量.两家公司已经在一些相似的合资协议下合作了10年,

东芝闪存业务拟卖给美日韩联合体:已谈判

据日本媒体报道,目前参与到东芝存储业务竞购的仅剩下三大联合体,分别是富士康集团.美国博通以及美日韩联合体.而最新消息显示,东芝对美日韩联合体的意向更大,而且已经展开谈判. 东芝闪存业务拟卖给美日韩联合体(图片来自baidu) 媒体援引消息人士说法,东芝总公司倾向于美日韩联合体为买主,目前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之所以能打动东芝,原因是日美韩联合体由具有日本官方背景的INCJ主导,成员包含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及数家日系银行及日本企业共同出资,此外,还有美国私募基金巨头贝恩资本,及南韩半导体大厂SK

闪存正通过多级跳板逐步走向DIMM未来

直到最近,数据访问与存储技术的主要发展动力一直取决于提升介质本身速度的表现,因此整个存储业界始终关注由磁盘到闪存乃至提升闪存存储容量的技术等核心议题. 层.极.堆栈与DIMM共同建立起一座通往更高存储数据访问速度的桥梁 不过在此之上,企业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消除存储领域追求存储数据IO提速的终极障碍:操作系统代码堆栈.消除这一限制意味着以内存或者近内存级别速度实现存储数据访问,从而给存储数据IO带来永久性革命. 而目前的过渡表现为将数据由磁盘存储至闪存--即SSD当中.这一举措的直接理由在于闪存能

硬盘市场下滑希捷痛苦转型 闪存领域难找合适收购对象

硬盘市场下滑 希捷痛苦转型 全球资本市场的运转瞬息万变,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希捷集团(Seagate)(下称"希捷")日前宣布关闭苏州工厂,消息一出,一时沸沸扬扬.但对业内来说,这也在意料之中.由于全球市场对笔记本.PC和企业级硬盘需求明显下降,去年夏天,希捷就已经表示将进行重组,在全球范围裁员6500人,这相当于公司员工人数的14%.希捷表示正在寻求全球的业务整合. 痛苦的转型 希捷此前透露,公司准备从2017财年中税前拨款1.64亿美元用于重组计划.希捷关闭的苏州工厂是其中国两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