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需求特性分析新浪微博产品设计

闲聊几句新浪微博

刚刚看了麦田的《闲聊几句新浪微博》,我想从另外一个思维角度来看这个产品。其实我一向认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最终是否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需求特性的把握,而对需求特性的把握往往需要定性加定量的分析,而定量分析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由于往往很难得到实际运营数据,所以无法得到有效的参考。另外一方面,对于互动型社区产品,产品功能设置和运营本身会对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影响也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定量分析,排除出去,最终才能够看清楚产品本身的逻辑和用户需求特性之间的真正关联性。
麦田的这篇评论里,我个人觉得有一个地方是我看了有些迷惑的,甚至感觉是矛盾的,一方面,麦田认为微博应该去掉评论,只留转帖,培养用户刷屏的习惯;但是另一方面,麦田又希望新浪应该“放弃媒体化思路”,而我认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因为前者恰恰就是充分发挥媒体化思路,把微博作为更彻底的新传播媒体,而现实情况是,新浪微博在兼顾媒体化和社区化,期待传播和互动的兼顾。
回到主题——需求特性分析。
1、首先,对于字数限制方面,我完全同意麦田,字数限制是在控制信息的粒度,对于一个侧重高传播性的平台,信息粒度控制好了,就能够将信息的的传播效率最大化。
2、转帖和评论的需求是不同的。从功能上看上去都差不多,因为转帖也可以附加评论,看上去的确大多数功能是近似的。但是恰恰是麦田所忽视的这两者一个功能上的差异,使得两者的应用场景和提供的价值完全不同。
什么时候用转帖,什么时候用评论呢?我们来看,对于3个角色在这一个操作上的不同结果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A-原作者、B-转帖或评论者、C-关注B的人。
对于A来说,无论B做了转帖还是评论,他都能够得到通知;对于有评论语的转帖,他可以得到更多的评论(C看到B的转帖后会有反馈),这使得A可以收到更多对其原创内容的反馈,同时增加了2个参数,一个是个人关注度(很多人通过好微薄的转帖获得更多粉丝),另外一个就是更多的交互机会。
而如果B的操作是评论,则A只能获得和B的交互。
而对于C来说,只有B转帖的时候,他才可以看到,而B如果是评论,C是无法获知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问题来了,当B对于话题内容以及对于作者A的态度有不同的时候,就会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操作,当你希望你的粉丝参与到这个主题的讨论的时候,并且愿意把你对A话题的评论内容进行广播式传播的时候,你就会用转帖;反之,如果你只是希望跟A单独交流,并不希望你的粉丝参与进来的时候,你就会用评论。
事实上,这两种需求都是需要的,而且从需求特性的本身来说,这样一种相对自由的设置是有利于信息以及人脉的良性发展的。因为,在你关注的人和你的粉丝当中,不同的人,关系的亲密度是不同的,你的粉丝中,关注你的点也是不同的。尽管围脖粉丝有分组功能,但是我认为这个功能是鸡肋,因为它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转帖和评论的内在机制使得用户可以满足大部分信息传播和交互的控制。
我认为,对于微博,它是一个社区产品,但是又不同于其他社区产品,它强调“轻”,但是轻,不一定就是泛媒体,不一定不能有深度,而我认为它的深度就在于用户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的传播路径以及交互方式来维系和管理人脉关系。当然,这个人脉关系并不是很深的人脉关系,在微博上,关系更大程度地侧重于“信息渠道”,你所关注的人中,不同的人给你提供了不同类型的信息渠道;但是另外一方面,你又同时也是别人的信息渠道——你被你的粉丝们所关注。因此,你并不甘心只做一个传播节点(哪怕你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加上你的附加信息),你还希望你和其他信息节点之间能够建立不同的交互关系。

我认为,TWITTER和微博在这方面的设计上恰恰是因为很好地满足了用户两方面的需求,才使得微博的媒体传播性和社区关系性两方面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而不是仅仅侧重其中一点。

最近看了很多网站,又社区性的,也有电子商务的,我认为好的网站,无论其是主观意愿上还是客观事实上符合了目标群体的需求特性,才最终能取得成功。但是我认为,对于需求特性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方法在整个互联网领域都是很缺乏的。个人认为,这恰恰是中国互联网缺乏创新的根源。

时间: 2024-05-17 13:50:28

设计思想:需求特性分析新浪微博产品设计的相关文章

新浪微博产品设计细节:CSS3效果的运用

文章描述:css3受累于国内浏览器占比的现状,无法大面积使用.但我想,作为行业内的一分子,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自己网站在高版本浏览器下的细节品质,多少也会影响到高版本浏览器的推进.如果您因为看了这遍文章,而去升级了自己的浏览器,开始尝试使用firefox和chrome,那这篇 浏览器,作为一神器,帮我们打开了缤纷万千的网络世界窗口.而她发展到今天,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怀神版本,可能有人钟情于她的花哨,有人痴迷于她的速度--我们,作为重构工程师,必然要更关注他背后的技术革新,那就是css3的支持了

数据产品设计专题(2)-数据产品设计方法论

一.前言        数据产品设计与业务产品设计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根据过往的经验,引入5w+1h分析方法,形成数据产品设计思维框架,解决数据产品经理,面相数据产品设计,无从下手的问题. 二.正文 三.解读       3.1 who - 目标用户       数据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用户的多样性,即同一个数据产品可能有不同的用户,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分析其需求:       3.2 why - 用户痛点       数据产品要解决的用户的核心需求问题即为用户痛点,此处需要注

数据产品设计专题(1)- 数据产品设计方法论之互联网思维

一.背景        昨天和几个PM探讨一款数据产品的设计,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记录下来,算是笔记吧.该PM的产品的设计文档示意如下图所示: 该PM设计的设计论述可以归纳为: 1.本产品提供功能1.2.3....; 2.本产品功能x提供数据指标1.2.3...; 3.本产品... 围绕该PM的方案,几个PM展开了比较深入的PK,PK的焦点聚焦在以下几个问题: 二.点评和争议话题归纳 1.用户是谁? 2.用户痛点是什么? 3.用户的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该产品的使用得到解决? 4.指标来源是什么?为

具备互联网特性的云计算产品设计脑洞

这篇文章来源于我和同事的闲聊.目前的AWS也好,阿里云也好,所有目前的云计算都不具备互联网产品的特性,互联网市场是一个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市场,当用户数量逐渐增多,就会产生马太效应.长尾效应,身为互联网企业就能携人气而号令上游企业.而云计算呢,是面向企业市场的,需要穿着西装一家一家,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去推销的,而作为企业,都想着我们很特殊,需要独一无二的软件和服务,其实大部分企业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软件.那么,怎么把云计算做成一个互联网性质的市场呢?以下是我的脑洞. 在企业市场能活的好的软硬件厂商

网页情景化设计:特定情景中用户与产品设计

文章描述: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怎样才能实现既能吸引用户眼球,又能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呢?这不仅需要内容本身具备较强吸引力,关键还在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网页情景化设计. 在信息化时代的现在,网络在人们生活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网络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习惯.然而,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怎样才能实现既能吸引用户眼球,又能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呢?这不仅需要内容本身具备较强吸引力,关键还在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网页情景化设计. 什么是情景化设

包装形象设计思考:符合女性的汽配产品设计

文章描述:品牌思考:汽配产品的女性形象. 猜一下,上面是什么产品?沐浴露?润肤油?香熏精油?还有一盒化妆棉?都不是,它是汽车机油及汽车清洁用布. 确实,这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很不一样,我们看到的都是这种包装及形象设计: 上面我们经常看到的机油包装,很酷!但也很明显,它非常男性化,有棱有角,颜色黑灰深色,字体粗壮,象个经常玩GYM的肌肉男.一个在法国学习商业设计的学生 Vinh Pho,认为是时候改变这一切了.于是,他以美国汽配产品零售巨头 AutoZone的品牌作为颠覆对象,他设计了一系列更加女性

设计思想:“不要让我考虑”的设计

很多年前就看过<Don't make me think>的第一版,第二版在书架上很久了,这两天才翻看.温故知新,笔记如下: 某个东西越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或者看起来会这样),它将来用到的可能性越小. 可用性第一定律:别让我思考. 我们使用web的第一个事实:我们不是阅读,而是扫描,一般会关注"与手头任务有关的"或者"当前或接下来的个人兴趣"或者"长久的兴趣,如免费.美女等"这些文字和短语.(老邓注:所以,别老想着在首页上放一大段自吹自

分析新浪微博产品未来的发展

摘要: 尽管微博依然还是目前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但毫无疑问,它正面临各种问题,及来自业界的诘难. 这种诘难,一方面来自于用户体验的下降和产品功能的方向: 尽管微博依然还是目前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但毫无疑问,它正面临各种问题,及来自业界的诘难. 这种诘难,一方面来自于用户体验的下降和产品功能的方向:随着用户数量.日均消息量的亿级增长,微博用户的审美情趣.信息选择需求和能力等,都在加速提高--他们对信息越来越挑剔--微博产品的更新换代能满足他们不断提升的品味么

《 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一一3.3 首页的需求调研

3.3 首页的需求调研调研是产品设计永恒不变的前提,所以首页设计最重要的启动工作就是调查目标用户与企业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先设计方案.虽然行业里有许多企业习惯拿原型代替调研报告,但我个人认为两者不应该相互替代,没有严谨调研的前提,通常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并带来糟糕的结果.我比较推崇"详实的调研+敏锐的商业直觉"相结合的决策模式(当然新产品与原有产品的改进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都会采用类似RTPA设计框架的方法来推进首页的设计工作.每次对首页所做的设计或改版都会基于某些特殊的目的和目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