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给用户带来的是社交减负还会是社交焦虑?

日前,腾讯公布将了即将发布“企业微信”APP的消息,并邀请了部分企业进行内测。据悉,企业微信的正式版或将在两个月内发布,从内测截图可以看到,企业微信有员工“休息”、默认不带消息的已读未读状态,还有回执、多人通话等功能。

微信之所以推出企业微信,在微信官方看来,这与微信的发展有关。因为随着微信的应用渗入每个人的生活,生活与社交以及工作交流都在微信上,“特别是非工作时间,免不了因为同事们都在群里讨论工作,而参与进去。”微信认为,微信企业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给人们私人空间,让工作和生活可以适当分开,避免带来太多的负担,这就是有更加纯粹的工作沟通环境的企业微信的推出背景与原因。

但企业微信推出的背景显然还不止这些。年初在“微信公开课 Pro”上现身的腾讯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说:“用户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太多,我很担心。”表示要给为微信用户减负。而企业微信这款产品的初衷,很显然包括了多种目的,一方面是卡位竞争对手,虽然阿里钉钉目前的企业用户数尚不足以成气候,但在发展之中,社交毕竟是腾讯的主战场,这一地盘不容他人觊觎。其次是在国外的Slack目前的发展势头也还不错,目前估值已达数十亿美元,目前业界也不断传出微软想要以 80 亿美元价格收购的消息。显然在微信看来,Slack的成功可以复制到国内,因为国内潜在市场大,企业级市场是一个被业界认定的“万亿级”的市场,微信方面表示,中国的成规模企业至少有数百万家,但真正实现办公移动互联网化的屈指可数,中国企业里面还没有成长出一个巨人出来。意思差不多就是说,企业微信未来就是这个巨人。

但是在笔者看来,在用户体验层面,企业微信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更重的职场社交焦虑。

很明显,腾讯不是阿里,对于腾讯来说,培育社交黏性可能是它旗下所有社交类产品的一个终极目标,而社交黏性的产生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大大小小的熟人圈子,你加入之后就离不开它。但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不同在于,企业微信它可能是一个让人充满焦虑的产品,因为它关乎职场中的人性与心理。因为作为职场人,必须经常关注公司的动态,同时关注最新讨论与谈话,关注事态最新进展,不愿意错过任何消息,这关于每个人在职场中的发展前途与位置,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的员工时刻在企业微信上讨论,你就必须参与进去,因为你不关注,就可能会有社交压力,这样一来,职场人会变成全天候24小时都关注企业微信的消息, 如果源源不断的消息在企业微信产生,这会让你产生社交焦虑与疲惫,如果你不参与进去,这可能会造成你的职场社交的孤立状态。

这里我们可以看国外的Slack,有一位Slack用户吐槽表示,Slack正在把我的注意力分散成一千个小碎片,在变成了一种永动的反馈回环:聊天越多,想参与的人就越多。每天都处于开会的状态消耗掉的时间实际上比你替我省下的开会时间还要多。如此周而复始。同时应付 10 几个聊天对话,你把我的工作时间搞成了一场没完没了的会议。每天都处于开会的状态消耗掉的时间实际上比你替我省下的开会时间还要多。

说回企业微信,如果职场中人重度参与到企业微信之中,这显然就已经偏离了企业微信的初衷,即这款产品并没有将工作与生活分开,而是走向了反面:人们为了避免遭受职场社交孤立,进而被迫重度参与到工作职场的状态更新,当你决定使用企业微信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做好全天候24小时关注企业微信的准备。你如果对职场参与置之不理,你会感受到巨大的职场社交压力。

另外,企业微信还需要思考,如何避免因为自身产品左右互搏而造成对用户多重打扰的压力,与减负与高效的初衷南辕北辙。

我们知道,腾讯本身有企业级社交产品,就是2003 年就已经推出的办公沟通软件 RTX 。RTX虽然也有移动端APP,但其属性相对于稍微偏向于PC端,在职场之外的人群中普及度与知名度相对有限,而通过推出一款以微信命名的移动端进化版的办公产品,更容易引发全民关注的传播效应并快速打响知名度。但事实上,这样一来,腾讯则有三款产品左右互博:微信、企业微信与RTX。当然这是腾讯一贯的运营思路,对于有钱有资源的腾讯来说,所谓运营的成本与资源的内耗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腾讯的想法是好的,比如说,让职场与生活分开,但事实上,对于办公人士来说,一般不会暂时放弃任何一个职场沟通工具。而对于微信这款架构了所有熟人社交关系链的重度社交产品而言,你要真正分开职场与工作很难,你即便有企业微信,但在你的微信社交里面,你的同事工作群与讨论小组依然会不断出现未读消息,你不可能因为企业微信而解散你的同事工作群与删除你的微信同事,甚至你也会保留RTX,因为每一种社交方式的背后,它都需要一个备份与备选的工具。这样一来,则导致工作消息会从RTX、微信与企业微信各种社交入口源源不断出现,继而造成持续重复的骚扰。另外企业微信推出“休息”的功能,就其初衷是可以让员工在休息期间不受打扰,可以不用接收信息,帮员工区分工作和生活,但这可能不讨领导喜欢,领导或老板喜欢员工随时在线,无时无刻为公司分忧,如果在关键时刻,老板找不到员工,无疑又会重回微信渠道处理工作事务。

因此,从用户体验的层面来看,企业微信可能会使得用户被多个社交产品骚扰,多重打扰而导致用户疲惫不堪,企业微信的初衷是为用户社交减负,干扰更少,效率更高。但可能出现的情况则是走向反面:打扰更多,效率更低,用户更疲惫,也更焦虑,微信需要考虑如何避免这种状况。

另外则是,企业微信一旦做大,必然会分流微信使用时间,降低微信的活跃度,毕竟从KPI与外界给予的估值来看,微信的高活跃度、占有时长与深度用户沉淀则是其想象空间与高估值与商业化前景的核心要素,张小龙认为用户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太多了,所以要减负。我们看到,比如微信上的小红点可能一半是工作事务一半是私人生活,工作生活搅拌在一起,这是微信的社交困境。但如果职场用户过度关注企业微信的职场社交, 可能会降低微信活跃度与用户参与度时长,这可能导致微信本身的广告收益受到影响,包括广点通接入微信公众号的展示广告与朋友圈商家广告。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

事实上,为了要解决把生活与工作分开的这种用户社交困境,目前Facebook也在绞尽脑汁。我们看facebook的做法,Facebook上此前推出了 Work Chat for Android,让用户在“度假或专注工作时,可关闭不想看的消息通知”。而用户需要Facebook提供的企业协作工具Facebook at Work的工作账户才能使用这个应用。这里可以思索一下微信的解决方案,能否为微信开通两套账号体系,这两套账号体系分别面向生活与工作,自由切换,一旦切换到工作账号体系,即屏蔽生活类消息的打扰。很显然,社交困境自然有它的解决办法,所以企业微信的推出,可能其核心战略在于企业级市场的营收方面。

让企业员工选用一个全新帐号体系来给予企业级员工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分流微信的用户群,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需要给外界一个充分的理由即为什么要放弃能够保证员工实时在线的微信与QQ而去使用企业微信。目前企业层面能够确保员工实时在线随叫随到的无疑是 QQ 和微信,在微信上形成工作流并维护员工之间与客户之间的工作关系,无疑也相对稳妥高效。微信选择独立一个APP切入职场这个垂直领域,可能更多的是腾讯营收思路的转变,即从长期以来面向用户收费的思路转向企业级市场与第三方服务市场营收。但是面向企业收费,需要讨好企业,但目前来看,从前面”休息“功能来看,企业微信更多的讨好员工,并没有想好如何讨好企业主。

企业微信的推出,以腾讯强大的流量渠道与各种用户社交关系链互相导流的方式,带动用户增长对阿里钉钉的冲击是毫无疑问的。但如何避免未来造成对用户的多重打扰,给用户带来更重的职场社交焦虑,走向企业微信初衷的反面,以及如何打到企业级市场的痛点,微信还需要思考的更深入,如何为用户正确减负,走出社交困境,企业微信在产品设计与战略思维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4-30 22:13:33

企业微信给用户带来的是社交减负还会是社交焦虑?的相关文章

企业微信刚上线被曝存安全漏洞

4月18日,腾讯正式在iOS.Android.Windows.Mac四个平台同时推出了企业微信1.0版本.这个江湖传闻已久的第一代企业微信1.0版本也是腾讯用来投石问路的产品,用户可注册并免费使用.这款定位为一款办公沟通工具,"想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愉悦"的软件除了具有类似微信的聊天功能,还集成了公费电话和邮件等功能. 但今天,微博网友爆出,可实现公告.考勤.请假.报销等功能的企业微信或许还存在不小的"根本性"问题--安全. 这还是源于网友的一条吐槽微博,据网友@繁华駱

24小时不停工?企业微信体验

企业微信上线了,它是什么?今天,企业微信1.0正式上线,覆盖了iOS.Android.Windows.Mac四个主流平台,你可以登录官网work.weixin.qq.com下载各平台的应用. 你肯定无数次听人说: 自从有了微信,我的工作和生活开始没有界限. 一天24个小时,随时都会有人找你聊工作:名片没什么用了,加个微信才是最有效的连接:哪里还有什么朋友圈?一刷全是同行-- 那么,你可以把「企业微信」理解为「工作用的微信」.用微信官方的话来说: 与微信不同,企业微信是一款办公沟通工具,适用于各类

企业微信、钉钉、企业空间三款App,怎么才叫爽?

企业微信的能量大,发布之后,各种评测帖满天飞.一方面是用户好奇,企业微信喊了快半年了,这只靴子终于落地.另一方面也是期待,如果能给企业市场带来活力,激发新鲜刺激点,也是一件好事. 可是,使用之后,"不过尔尔". 鉴于企业微信刚刚发布,所以这次以它的体验为主,用阿里的钉钉和用友超客的企业空间作为对比.毕竟,有比较才能看出优劣.同时,后两家产品有一定的知名度.定位清晰.产品也较为成熟. 本文分为以下5个章节:第一感觉.产品布局.差异化亮点.疯狂吐槽.总结和建议. 1.第一感觉 企业微信个人

企业微信发布,看Saas产品的破局与增长逻辑

昨日上午 10 点,倍受关注的企业微信 1.0 低调上线.企业微信的切入,将给企业服务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动?我将从企业服务市场行业的角度出发,给大家带来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 专栏作家@ 白崎 (微信公众号:baiqinote)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特约稿件,转载请联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每当腾讯发布新产品时整个行业内都会抖三抖,尤其是同类业务的竞品心中难免都会开始紧张,更何况这次的新产品名字中还带着微信二字,代表着这款产品出自腾讯广研的微信事业群.到目前

不怕慢的企业微信这一年,做得怎么样了?

快要满一周岁的企业微信,自正式发布以来,一直比较低调.虽然历经数次产品更新,但业界对企业微信的讨论始终停留在产品或者行业层面,鲜少能听到第一线企业的真实声音. 3 月 23 日,企业微信举办了自发布以来的第一次行业沙龙交流活动,以鞋服行业为开端,邀请到了七匹狼.鸿星尔克等品牌与业界共同探讨企业微信在企业沟通.协作等方面的应用想象力. 对于曾经号称几乎能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现"通杀"的企业微信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不断通过努力,把最基本的工作沟通做得更好. 专注与多变 自微信诞生之后,很多人都

微信小程序引起热议,但谁还记得企业微信呢?

这几天,微信小程序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并收获众多好评,很多人期待着微信小程序将带来一场革命,有人说有了小程序手机上很多APP都能卸载了.难以否认的是,腾讯确实非常擅长产品,张小龙也是顶级的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的成功必然是站在战略正确之上的,而微信小程序就是一款战略产品. 但是,我认为目前来看,微信小程序并没有发挥微信的优势,有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的乐观只是对腾讯产品能力的信任,而可能只是一时新鲜,就像之前也引起热议的企业微信一样. 微信想成为什么样的工具?技术工具 很明显,按照张小龙的说法:"微信

企业微信、钉钉和企业空间,他们三家谁更厉害?

打得这么热闹,不如好好做产品 钉钉在深圳腾讯家门口手撕X信,的确是业内第一营销高手.手撕的时间点和地点都很准确,卡在企业微信发布前期.过了几天,企业微信正式发布,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至今,没看到X信和企业微信对钉钉这件事的表态.当然,也没啥可说的,不就是市场行为吗?除了营销,咱们就不能说点别的? 微信已成消费类巨无霸,地位无人可撼:钉钉仰仗投资和市场推广,已到成长期:企业微信还是小婴儿,野心不小,亮点不足.传统市场还有用友旗下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友超客,飞速成长.三国鼎立的时代到了. 2B市场如

移动办公企业微信来了 但只能先买张站票

企业级市场俨然已经成为香饽饽.腾讯酝酿数月之久的企业微信本周终于正式上线,并一口气发布了适配Windows.Mac OS.iOS和Android四大平台的版本,可谓来势汹汹.虽然前不久的2016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在与李彦宏的激辩中反复强调腾讯更重视C级市场,但企业微信无论从产品功能还是定位上都直接指向了B级市场. 随着企业微信的正式亮相,2016企业级市场的主要选手也已全部就位,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据易观预测,在企业高效运营管理需求.移动互联网应用条件不断成熟等多方因素推动下,企业级市场规模将

钉钉、企业微信和SaaS的围城

三年前初创的slack, 如今估值38亿美金:一年前面世的钉钉,如今号称用户过百万: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企业微信,在4月份正式加入战局.企业服务应用一时间好不热闹,这是个想象空间巨大的市场, 大到没办法一口吃下. 企业服务市场的蛋糕到底有多大? 企业服务市场体量惊人.早就孕育出了Oracle, SAP,埃森哲等巨无霸公司.个中门类类纷繁复杂, OA,CRM, ERP,IM,HR,财务管理等等. 频度高,留存高.回到现实场景,你关于工作的沟通远高于你微信聊骚的频率. 而由于更换成本大,企业服务应用的更